- 2025年08月09日
- 星期六

这场深夜突袭的成功,首先得归功于俄军精准的情报锁定。他们布下了一张多源侦察网络,“猎户座”无人机群连续72小时进行红外扫描,就像不知疲倦的眼睛,死死盯着顿巴斯地区。同时,信号截获系统也没闲着,捕捉到了该地区的高频军事通讯信号,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利普齐市普希金大街109号的地下指挥所。这地方原本是家医院,从5月起被乌军改造成了“塔夫里亚”作战集团的核心枢纽。而且,军事情报局(GRU)的线人提供了关键信息,这个据点每天23时至凌晨1时都会召开有北约顾问参与的作战会议,这就为俄军实施“时间敏感型打击”创造了绝佳条件。

这批代号“鹗式”的直-10ME,正是中国为巴铁量身定制的高原杀器。十年前,巴基斯坦在武装直升机采购路上跌跌撞撞——先被美国撕毁21架AH-1Z“蝰蛇”订单,又被土耳其用断供发动机的T-129项目放了鸽子。兜兜转转,最终回到中国谈判桌前时,中方工程师只说了一句:“你要的,我们重新造。”

2025年7月25日,美国威斯康星州奥什科什航空展览现场,一座迷彩涂装的导弹发射装置引发专业观众窃窃私语。其倾斜式六联装发射筒、边条翼气动布局设计的弹体及高高竖起的雷达天线,精准复刻了中国现役红旗-16防空导弹系统的核心特征。

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消息,俄罗斯正筹备动员老挝工兵部队,协助排除库尔斯克州境内地雷和未爆炸物 。这一消息,瞬间在国际舆论场中激起千层浪。若消息属实,老挝将成为继朝鲜之后,又一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国家,这可是连中美都未曾料到的新变局。

中美贸易谈判进入“深水区”,中美双方都拒绝先退一步。中方这样做,是因为我们的立场一贯坚定,且拥有相应的实力;相比之下,美方显得比较难堪,只能试图通过一些“盘外招”试图影响中国,比如宣布对俄罗斯、伊朗等美国制裁对象有能源贸易往来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,试图借此让中方“知难而退”。美方这招能见效吗?答案是否定的,不仅如此,中方还早就准备好了反将一军的手段。

美国代表约翰・凯利突然把矛头指向中国,声称中国支持俄罗斯,还将乌克兰战场上的僵局归咎于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。他称中国为俄罗斯的军工业提供了大量重要物资,包括电子产品、光学设备和特种燃料技术等,同时美国还威胁对中国实施 “二级制裁” 及加征关税,试图以自身国内法来限制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。

《中导条约》的失效并非偶然。当特朗普政府于2019年单方面退出这一条约时,实际上已经悄然打开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潘多拉盒子。条约原本旨在抑制美俄两国在中程导弹领域的军备竞争,但如今这一框架已经崩溃,双方各自寻求的都是更加自由的战略部署空间。这使得俄罗斯的军事计划不再受限,反而促使他们加速对现有导弹系统的升级与部署。

在红军城外围,俄军以惊人的效率和迅猛的姿态已经集结了11万兵力。其战略性地选择放缓进攻步伐,显而易见是为了诱使乌军的增援部队轻易进入包围圈。这种“围点打援”的战术,旨在通过层层包围,将乌军守军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极限,从而在有利的情况下进行致命一击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